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湖南职教网官网二维码
 
 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湖南职教网官方二维码

利刃出鞘,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大挑战

ico2023-09-16 18:45:48 ico湖南职教网
导读

随着近期《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》的出台,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,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,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了大洗牌,有的转型线上、有的退出了市场、有的换个外衣更加隐蔽了,如何更有效的巩固双减成效,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,这个政策的出台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能否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核发权益,还需要持续的关注。

近期教育部发布了《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》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。此《办法》主要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而制定的,从内容来看,主要规定了此《办法》的适用对象、处罚的种类、实施机关、管辖范围、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、处罚的程序和执行等部分,那么这个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,会给相关培训机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?今天我们就此话题展开讨论。

任何文件的出台不可能横空出世,必然是已经发现了问题,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情况下,才会出台相关的文件加以规范,那么《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》的出台背景又是什么呢?大家都听说过前两年非常火爆的一个词,就是“双减”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“双减”工作。把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”写进了党的百年历史决议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,要完善相关法律,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。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-2025年)》提出,要加大“教育培训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。《“双减”意见》多处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执法,加大执法检查力度,依法依规严惩重罚校外培训违法行为,形成警示震慑。“双减”改革实施两年以来,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、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,个别机构“卷款跑路”问题仍零星发生,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仍不时受到损害,迫切需要健全校外培训法律制度,明确执法责任、执法权限、执法依据等,提升校外培训执法规范化、法治化水平,让违法者付出代价,让合规者受到保护,保障“双减”改革不断取得实效。同时,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出台校外培训领域行政处罚办法,加强和规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工作,通过法治方式深化校外培训治理。

利刃出鞘,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大挑战

《办法》的出台,重在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要让培训机构有法可依、规范办学行为,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则,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,对合法权益给予保护,使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在执法层面上,《办法》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,宽严相济,要求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应当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、依据正确、程序合法、处罚适当。在立法模式上,《办法》立足校外培训执法实际,采取“实体法+程序法”的立法模式,既确立处罚规则,又规范处罚程序,一揽子解决基层实际问题,提升立法质量和效能。

虽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,也有效的遏制了学科培训的乱象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仍然有大量的培训转为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,整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,如何有效的甄别各类培训机构的性质、培训的范围是否违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虽然政策的出台有利的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,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,为什么重拳出击下,仍然有那么多机构存在,甚至还越做越大,市场规律告诉我们,只要有需求,就有市场。尽管“双减政策”是想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,让学生回归课堂,使学生多元化发展,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家长非常焦虑,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,家长的焦虑并没有随着这场“双减”的整治而减弱,究其原因很多,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焦虑的根源,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以考试选拔为主,要想考取好的大学,必须用成绩说话,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唯有考试成绩好,才有选择的空间,才能更好的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,选拔的标准不变、升学的规则不变,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教育焦虑症,所以我们既然要治病,就要找到病的根源在哪里,从根源着手,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的教育内卷。

未来要使教育培训市场良性发展,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想着赚取暴利或者采用坑蒙拐骗的手段谋取利益,要有敬畏之心,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学,真正解决家长的需求。只有在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,才能有效的遏制培训乱象,才能真正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。

 


来源:湖南职教网
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、专业及发布的图片、内容,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,仅用于信息展示,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湖南职教网微信公众号展示
精品阅读
湖南职教网
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